财鑫教育|考下CPA需要花多少钱?平时学习CPA的误区?
注册会计师作为财会领域的“天花板”证书,随着25注会考试安排发布,不少宝子都进入了备考阶段,想要顺利通过考试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还需要花费一些财力,也有些同学可能一不留神就进入了误区。
今天,小编就来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介绍考下CPA需要花多少钱以及平时学习CPA的误区?一起来看~
考下CPA要花多少钱?
01
CPA报名费
每个地区的CPA考试报名费都不相同,小编综合了各地区24年注会考试报名费(各地每年的注会报名费一般变动不大),发现各地的报考费用有所差异,CPA单科报考费用大概在60-160元之间,综合阶段考试费用大概在160-360元之间。
02
CPA教材费
根据往年情况,每年中注协都会出版新的CPA教材,内容比较全面,借助官方教材可以帮助大家准确充分地了解CPA考试的内容和范围,详细了解每个科目的知识点和考点。
⭐因25年注会新教材还未发布,根据往年的教材费来看,CPA官方教材价格一般在60-90元/每科。
03
其它学习费用
CPA包含多个科目,内容多、专业性强,部分内容比较晦涩难懂,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,需要适当借助外力,通过相关课程来帮助快速吸收理解知识点。
👉因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同,大家所选择的课程和资料也不同,因此这一部分的支出需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计算。
学习CPA的误区
小编整理了一些之前备考学生犯的比较多的错误,看看你中了几条!如果踩坑了,一定要及时修正~
误区一:没有规划,一天能听多少算多少
一定要制定一个计划!
设置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,可以逐步进行调整,不要设过高、过低的目标。可以先制定一个长期计划(如月计划),再细分到每一天。
比如,今天就学1个小时,不管课程中间走没走神,先要整体过一遍,不能反复从头开始,在完成后可以适当奖励自己,这样会更有动力!
误区二:听课时只动脑不动笔
不少同学在听课时对于老师讲的重点内容或是补充内容,没有进行标记和补充。等到最后复习时发现并不能理解这个知识点。
所以,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动笔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!
误区三:只听课,但不做题
听完课之后,只有30%的知识留在了你的脑子里,剩下的70%还需要通过后续不断的回顾、听课、做题巩固来掌握。同样的,不想听课只想着通过做题过CPA考试的同学,难度也很大。
简单的知识点或许根据经验能够做出来,但碰到重难点还是得缴械投降。所以必要的课得听,该做的题也得做!
误区四:一次报考六科
在职备考的学生一定要注意:一年最好不要报超过3门(能力超级强的除外)贪多可能满盘皆输!
建议遵循高效优质原则,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充分评估,合理选择报考科目数量。
一般来说,报考3门是负荷刚刚好、带有一点挑战性的科目数量!如果是在职备考,可以适当减少科目,一年备考2科,分3年通过。
注:CPA考试中,专业阶段比较难的科目就是会计、审计和财管,会计和审计以难度著称,财管以计算量著称。所以会计、审计、财管,最好不要同一年报考。同时报考三门,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,备考压力会非常大。
误区五:盲目学习他人经验
有同学经常会去询问考过了的人问经验,收集一大堆资料。询问经验本身并没有错,但不能完全照搬。每个人的学习背景、学习时间等并不是完全相同的,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同时,还是要按照自身情况调整复习方式。
误区六:忽视基础知识,一味挑战难题
在备考期间,有的同学会因为时间紧任务重,靠评估章节分数来排除非重点章节,只看老师划的重点,导致基础的、细节的知识不能做到“对答如流”。
事实上,从CPA历年考题来看,考察的基础知识要比难点多得多!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基础。正所谓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,先打好基础,再去做题或者研究准则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。
误区七: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
备考过程中,你有没有过这些瞬间:内容多到无限重复、题永远做不完、感觉学完了就忘......这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,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崩溃瞬间,请不要因此自我怀疑,可以适当放松自己,使自己暂时“逃离”CPA,并且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:
❶CPA洒洒水啦!容易得很~
❷我一定能过!
请相信:道路是曲折的,但前途是光明的!